陈铎忆沈力 | 她拿真心换来观众的真情
点击上方“民进网”可快速关注
7月28日,中国第一位电视播音员、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沈力,因病于在北京逝世,享年87岁。
近日,澎湃新闻采访了民进会员、著名主持人、朗诵艺术家陈铎。在采访中,陈铎回忆了老同事沈力的点滴往事,曾数度哽咽,令人动容。
让我们跟随陈铎,一起怀念沈力的音容笑貌——
1958年,25岁的沈力,19岁的陈铎,一同叩开了北京电视台(中央电视台的前身)的大门,成为新中国第一批电视工作者,共同见证了半个多世纪中国电视事业的发展。1980年,在中国电视屏幕上第一次出现了“主持人”这三个字,随后沈力主持的《为您服务》,赵忠祥主持的《北京中学生智力竞赛》,以及陈铎、虹云主持播讲的《话说长江》《话说运河》栏目,又成为其时荧屏热播的“三驾马车”……
著名节目主持人、知名朗诵表演艺术家陈铎现在还记得十几年前,在上海举行的2006中国电视主持人盛典 “25年25星”。“那次活动上,沈力、赵忠祥获得了‘杰出贡献大奖’。我记得赵忠祥的感言是感谢广大亲爱的观众,允许他像一名运动员打满了全场。沈力的发言是感到天上掉馅儿饼,而且‘这个馅儿饼很大、很重’。我当时也获奖了,这个奖是沈力大姐亲自颁给我的,我要说,这个‘馅儿’才是个惊喜。”接受澎湃新闻记者专访时,陈铎对彼时的情形历历在目。
2006中国电视主持人盛典 “25年25星”,沈力为陈铎颁奖。本文图片由受访人提供。
2020年,时值中国电视主持人行业40周年,年初“国脸”赵忠祥因病去世,如今德高望重的沈力也走了,两位老同事的离去,陈铎难掩悲伤。之于沈力,从青丝到白发,陈铎说自己一直都称呼她为“老沈”,“她比我大六岁,我比赵忠祥大四岁,我们那会还都叫他‘小赵’。”
采访过程中,现年81岁的陈铎数度哽咽失声,考虑到受访者的身体健康,在征得家人同意后适时暂停中止。以下对话分别在7月29日下午、30日清晨两次进行。
2005年,沈力和陈铎一起上节目聊中国电视事业的发展。
“荧幕上的她,是中国知识女性的典型形象”
澎湃新闻:沈力是你的老同事,非常犹豫在这样一个时刻拨通电话。提到她,你会首先想到什么呢?
陈铎:老沈走了,我觉得首先要对她毕生的志业和成就有一个定格。她对中国电视形象的塑造,是端庄、亲切、真诚、文雅、秀丽、温柔大方的,表现出了中国女性传统的贤良、善解人意的一面。荧幕上的她,是一种中国知识女性的典型形象。以至于人们一提到她,都会用这样的一些词汇去形容。尽管早期电视节目宣传性很强,她即便是在播报严肃新闻的时候,也可以让人感受到她的这些气质,令人如沐春风。
老沈是中国第一个正式的电视播音员,在她之前有一些试播是电视剧团承担的,但提到中国第一位播音员,那就是老沈。那时电视还是个新兴事物,广播是只是闻其声不见其人,恰恰是电视,既能看到人,又能听到声音,一开始和观众的距离特别近。
澎湃新闻:沈力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工作期间,著名播音员齐越是她的老师,在你看来这段经历对她之后在电视节目中出现有何助益?
陈铎:电视新闻的播法和广播新闻的播法还有一些不一样,广播新闻只要是口齿清楚,语言表达准确,包括标点符号、段落停顿,情感的表情达意要到位,在广播里面就可以了。对于电视来说,观众不光是听到你的声音,还能看到你的形象,你的发型、着装,什么样的表情,什么样的态度,坐和站的姿态,大家都会用某种标准去衡量。
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播音,不论是从技术还是艺术角度都是最纯正地道的,是毫无疑问的国家队。沈力原来在文工团是合唱队员,选中了她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培训和学习。播音毕竟不同于歌唱和日常说话,播音员是不能做作的,更不能扭捏作态,从事这个职业的人们当然都明白,但要真正在各种环境下做到应付裕如、收放自如,做电视我们之前没有经验,要从电台取经。沈力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接受培训后,把这些(习得和经验)又放到了电视播音上来,恰恰就有了她自己的特色。
澎湃新闻:沈力担任新闻播音的视频,现在很难找到。那个时代有很多重大新闻需要播报,能否具体介绍下她的播音特色?
陈铎:她很亲切,再怎么重要、有分量的文章,再怎么慷慨激昂的稿子,她都会显得很亲切。这样的亲切,无论是播大文章或者是日常节目,都会让观众觉得离自己不远。
具体而言,我们对分寸的掌握是不一样的。当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一些对台湾海峡的声明,包括播一些社论,比如“反修”大文章,这些的尺度把握与拿捏绝对是要精准到位的。60年代,彭真市长(时任北京市长)曾对台里几位优秀的播音员说,“我写的稿子,自己念都磕磕巴巴。你们念出来,标点符号都很清楚,而且情感丰富,表达准确。”
电视同样是喉舌,同样需要态度、情感和立场,但那个时候电视技术不很发达,有时候用话外音来播,把文章的内容用字幕打出来,那时字幕都是手写的。有些重要的文稿经过审查确定以后,完全就把广播电台的声音拿过来用。对于我们电视播音员来说,当时特别重大的评论文章基本没有承担过,就在于电台、电视台的播音是可以共用的。
上世纪80年代,陈铎、沈力在青岛制鞋企业参观。
“老沈是一名‘全能运动员”
澎湃新闻:作为一代人,又是老同事,我记得你曾对我回忆,赵忠祥在台里的昵称是“大熊”,你们当年怎么称呼沈力,有哪些工作之余的情谊和故事可以分享?
陈铎:我就是称呼她老沈,一直如此。她比我大六岁,我比赵忠祥大四岁,我们那会还都叫他“小赵”。进台初期她在电视新闻那边,我们在电视文艺这边,分属不同的部门。那时电视文艺这边,电视剧没有录像(设备),都是直播,平均每个月就要推出一部,工作任务非常繁重,电视新闻那边就更是如此了。
那个时候电视台工作条件非常艰苦,稿子没有现在的提词器,就是要靠背稿;播音间温度、湿度的控制根本谈不上,大夏天热得不行,面光、顶光、背景光,各种工作光源有的甚至有几千瓦,那也不敢开电扇,怕吹散稿子,产生噪音……凡此种种,只能靠各工种齐心协力,克服了很多困难。
在北京电视台(中央电视台前身)刚成立的那几年里,老沈可以说是一名“全能运动员”,新闻、社教、文艺、体育,包括一些大型活动的直播、转播,都能担起来。再后来,男播音员来了赵忠祥、白钢,女播音员有了吕大渝,一点点帮她分担了任务。老沈是担任播音组组长。栏目化之后,她作为组长分管《文化生活》栏目,播音就交由更年轻的邢质斌等人了。
老沈转行编导,担子其实更重了,因为涉及的面更宽,注意的科目更多,她还是在做中学、在学中做。我看过老沈的采访,她不会问那些片儿汤话,肯定是做了功课的。《文化生活》当时也是令人耳目一新,深受观众欢迎的节目。老沈后来是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书记处书记,这个社会性职务让她担任,就在于她有相当的代表性。
澎湃新闻:1980年代初,社会服务类节目开始大放异彩,沈力和《为您服务》,赵忠祥与《北京中学生智力竞赛,你同虹云的《话说长江》《话说运河》等节目都成为彼时的热播,而今的经典。在你看来,《为您服务》如此火爆,都有哪些原因?
陈铎:你说的这几个节目,之所以在那个时代出来,并成为经典也好,老百姓喜闻乐见也罢,归根到底要感谢改革开放,大家的心情更放松、愉悦,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也有了相应的提高。比如老沈就说过,在那之前大家哪穿过绸缎衣服?有了这样的衣服,怎么去打理?又是个问题。观众写信来问,她就要想办法去解决。
从《文化生活》到《为您服务》期间,我们俩倒是有了一些工作上的交集。一起去青岛做知识竞赛,也去东北的国企做类似的节目和论坛,一起感受那时中国企业家们的生龙活虎。1990年时,国家就播音主持设立了“开拓杯”金奖,第一次给广电系统的从业者评奖。当年五个人获奖,电视台(身份)就是沈力、赵忠祥和我。大家非常激动,颁奖典礼上也有演出,赵忠祥和杨澜表演了一个魔术,我则扮演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奥赛罗演一段戏剧,不成想化好妆走到沈力面前,她竟然没认出来(笑)。她就是个很单纯,很可爱的老大姐。
1990年获开拓杯特别金奖,左三陈铎,右二赵忠祥,右一沈力。摄影:黄文
“她是拿真心换来观众的真情”
澎湃新闻:沈力55岁时按时退休,60岁时又再次回归荧屏主持《夕阳红》,能否回忆下当时的情形?
陈铎:55岁之于女同志退休是条线,我们后来在一个办公室,当然知道她就要退休了。我记得当时底下聊天,我说,你别退啊,咱们在一起再多做几年节目吧。因为那时她不论声音、健康状况、思维都很敏捷,而且她经验那么丰富,三个小年轻也未必顶得上,55岁就退休太可惜了。我记得她语重心长和我讲,这里面有很多原因,也觉得对不起丈夫和孩子们,因为她的工作性质,的确没办法有时有点地照顾家庭,现在总算有机会 “相夫教子”了,反而劝我要宽心。
她是在不少同事的惋惜声中离开的,其实最不舍的还是她的观众,那些年,全国各地观众给她写了那么多信,有观众迷她,一针一线织好毛衣、围巾送过来……她真是,唉,拿真心换来观众的真情,她是一位非常得人心的好人。到后来总算《夕阳红》又把她请回来,又是一大批一大批的观众,老朋友不少,小朋友也很多,深得观众喜爱。要说她做的这些节目,她的形象,都会长久地留在人们心里……
2000年12月,“金婚行”联欢活动,沈力、陈铎主持。
澎湃新闻:作为著名朗诵艺术家,近些年来你同沈力有没有一些舞台上的合作?
陈铎:沈力作为声乐演员出身的艺术家,她的声音自然是很甜美的。表演方面,她没有参与太多。舞台上的朗诵当然有过,这是播音主持人的基本功。在《夕阳红》的节目中,我记得她朗诵过一些《话说长江》的片段,既主持也朗诵。我们一次组织游轮畅游长江三峡,老年人联欢,很多对金婚、银婚的老年朋友一起参与,有陈佩斯的父亲,陈强夫妇,濮存昕的爸爸——苏民夫妇,我和老伴,还有沈力同她先生都在上面。她在这里面又是编导又是主持人,穿插着也有表演节目,还是非常活跃的。
陈铎夫妇和沈力夫妇一道结伴出游。
当时两家人一起出游,我们能感受到她到了后头这个年龄,又有了一个温暖的家庭,由衷地感到幸福,我们也为她感到高兴。几年前,没想到她病了,有一阵子我们两口子想去看她,怎么都联系不到,着急,后来问她儿子才知道病情。
老沈对中国电视事业是有贡献的,她自己从来没有伸手和组织讲条件、提要求,甚至曾经承担了本不该她个人承受的巨大压力和所谓的“责任”。很多观众可能都想象不到,老沈家里很晚才有冰箱,可她早就在《为您服务》里介绍过这些家用电器的维修了。
这些背后的故事,点点滴滴,现在全都涌上来……我们这些老同事都很惦念她,又不敢多去探望她,怕她太激动不利于病情康复,没想到她还是走了……她是我们的好老师、好大姐、好朋友。
来源:澎湃新闻
更多推荐